心理健康日介绍
2024年10月10日,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。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,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,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,同时呼吁个人关注心理精神健康,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。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身心健康,强调人的健康应包括机体、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完美状态。
什么是精神病
精神病也叫精神障碍,是以个体认知、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,即影响情绪、思维和行为的疾病。包括焦虑症、强迫症、抑郁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症、进食障碍和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等。
精神障碍有许多不同类型,常见的有:器质性精神障碍、精神分裂症、心境障碍、焦虑障碍、强迫症、神经性厌食、神经性贪食、急性应激障碍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。
精神病的症状
1、感到悲伤或沮丧,及情绪高低的极端变化。
2、思维混乱或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3、过度恐惧或担忧,甚至存在自杀倾向。
4、无故从经常交往的朋友和参加活动中退出。
5、疲倦,精力下降或入睡困难。
6、脱离现实,出现妄想或幻觉。
7、无法应付日常问题或压力,并存在过度愤怒,敌对或暴力的倾向。
8、饮食习惯变化大,可能存在饮酒问题。
防范心理疾病的措施
1、定期进行自我反思:定期花时间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2、时刻保持好友联系:保持与亲朋好友的联系,他们可以在困难时期提供支持。
3、保持体力活动:定期运动可以减轻压力、提升心情并改善睡眠。
4、均衡饮食: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
5、保证充足睡眠:良好的睡眠对保持情绪稳定和思维清晰非常重要。
6、学会放松:实践放松技巧如深呼吸、冥想和瑜伽。
7、提升抗压能力:学习如何有效应对生活压力。
8、避免过度使用社交媒体: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,防止信息过载和负面影响。
9、保持乐观态度:尝试看到生活中的积极方面。
10、接受自我: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
结语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,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,及时调节和管理不良情绪;同时,我们也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,以更加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生活。(商学院团学会 心理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