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传统校企合作模式需改进
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,电商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其中,直播电商的兴起催生了大量直播主播、直播运营等岗位的需求。同时,电商企业更趋于选择综合素质全面、兼具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。除了专业技能外,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持续学习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但是,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,主要原因如下:
(一)企业缺乏合作内驱力
电子商务企业以追求显著的经济效益为首要目的,对于技能型人才虽然渴求,但往往因财力、物力、人力的限制,重聘用而轻培养。企业缺乏系统培训机制,办公场地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训规模,校企合作投入产出无法覆盖企业收益点。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无法直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,企业合作内驱力显得不足。
(二)合作机制不完善
学校专业在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时,缺乏完善的统筹和规划,通常以企业的办公场所为合作场地,校方单方面制定合作制度,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,无法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。此外,部分合作企业缺乏教学相关经验,在合作的过程中无法提供合理的教学计划,导致校企合作育人目的无法有效达成。
(三)合作企业主动性不足
由于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以“走出去”为主,企业在合作制度的制定上比较被动,往往局限于校方的主动思考与推动。企业缺乏参与合作制度完善的积极性,影响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实施。
二、引企入校,双元育人
为解决以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,践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,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。通过“引企入校”的方式,与长沙美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可持续性校企合作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减少企业培养人才的前期投入,确保合作能够为企业带来明确的利益,由学校为企业方提供培训场地,共同搭建校内直播间,校方专任教师与企业方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课程改革方式,推进“课程置换+双元评价”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创新。校企双方共同研讨人才培养目标,根据现阶段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及所具备的技能,结合岗位职业标准、技能要求、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,按照校方系统完善的教学机制,共同构建课程内容、制定评价标准并进行课程建设。企业方携带电子商务行业最新真实项目走进校园,与校方建立资源共享机制,开辟“双师课堂”,解决企业人才培养“效果差、吸收慢、成本高”等问题,减少学生抵触情绪,低成本高效率地为企业培养毕业即可上岗的技术型人才。
图1 引企入校——“课程置换+双元评价”合作模式
三、实施课程置换,搭建本地生活烤肉直播项目试点
通过课程置换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借助长沙美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营系统、营销系统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实践教学平台,引入本地生活烤肉直播项目,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直播、运营实战技能。2024年4月,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课程置换相关事宜,确立合作模式、合作内容、筛选机制、评价体系等具体内容。
图2 校企双方探讨课程置换事宜
根据5月本地生活烤肉直播项目的岗位要求,明确学生应掌握网络销售、网店运营、视觉营销、电商直播等方面的相关知识。《网店推广运营实训》课程为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在大二第二学期的专业实训课程,学生前导课程已学习过《直播电商实务》、《新媒体运营与推广》,同期正在学习《视觉营销》、《网店运营推广》、《网络营销》、《数字化客服》等课程,一定程度上具备此次合作项目岗位所需能力。因此,以2022级电子商务3203班学生为培养选拔对象,以《网店推广实训》实训课程为切入点,从中挑选符合项目要求的学生。前期由企业指导老师与学校教师开展“双师课堂”,进行3天抖音直播理论知识学习及2天话术实操演练,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情况以及学生自身意愿进行直播小组选拔。
图3 双师课堂授课现场
筛选出来正式进入到5月本地生活烤肉直播项目的学生,根据选拔评价结果被分配至直播及运营两个岗位,开始试运行本地生活烤肉线上销售项目。置换《网络营销》、《数字化客服》、《视觉营销》、《湖湘商文化》4门课程。从5月16日起,每天上午学生们回归课堂,认真学习其他校内课程;下午,学生们走进校内直播间,按照企业指导老师所给话术模板补充属于自己的话术,并练习话术、语态,熟练后尝试上播,不断调整直播状态,同时根据实时直播数据来更新相关直播话术,为后期项目正式运营打下基础。
本地生活烤肉直播项目学生培训情况,如图4所示。
图4 学生直播现场
四、保障合作效果,制定双元评价体系
构建校企双方参与、结构科学、组成合理的评价团队,充分发挥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的专业优势,将理论培养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有机结合,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合理分配评价内容,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,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,通过综合评估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和情境下的表现,来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。改进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,不再偏重学校的课程评价,强调过程性评价、增值性评价,在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,更多地考核实践操作能力,理论知识的评价以学校教师为主、企业指导老师为辅,实践技能的评价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、学校教师为辅。
理论知识方面,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前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、作业完成度、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;实践技能方面,企业指导老师考核主播组的GMV数据,以各个项目的平均值为标准,锻炼销售能力;鼓励学生提出“直播间”相关创新内容、建设性意见的或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,锻炼学习能力。同时,考核运营组的考核批量剪辑设计和制作、发布工作,引流视频2条及发布,批量剪辑制作并发布的完成情况,锻炼内容制作能力;团结同学帮助团队主动复盘,帮助数据不好的同学提升能力,锻炼团队意识;锻炼吃苦耐劳,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并主动处理直播间卫生设备等问题的奋斗精神。
五、实施成效与反思
经过第一阶段课程置换项目的尝试,学生们了解到目前电子商务行业中直播及运营岗位的最新要求。通过分组共同完成“本地生活烤肉”直播这一项目,基本掌握所使用的直播平台抖音的各项功能,包括开启直播、设置直播参数、管理观众评论、接受礼物等。同时,还了解到如何调整摄像头、麦克风等硬件设备,以确保直播画面和声音的清晰度和稳定性。作为主播,掌握提前准备好直播的主题、内容和流程的能力,基本能够确保直播过程中有足够的素材和话题来吸引观众。同时,能够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直播内容,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。其次,锻炼了学生们的内容创作能力,通过第一阶段培训,学生们能够提供有趣、有价值的内容给观众。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,拓宽其知识领域,使学生们能够保持学习的态度,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,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,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,基本达到企业目标收益要求。
结合前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基本技能的锻炼,在第二阶段开展暑期直播实战项目训练。通过前期课程置换的小牧训练,学生们在此阶段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运作,包括但不限于根据自身特点和受众需求,确定直播的主题和内容类型,确保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独特性;制定详细的内容创作计划,包括直播大纲、讲解要点、互动环节等;确保直播所需的设备(如电脑、手机、摄像头、麦克风等)性能良好,并提前进行测试;在直播前,通过各大平台(如微博、朋友圈、公众号等)进行宣传预热,提高直播的曝光度和观众的期待感;发布直播预告,包括直播时间、主题、亮点等内容,吸引观众提前锁定直播。
第一阶段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搭建本地生活烤肉直播试点项目,开展课程置换实战育人;第二阶段从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中筛选出13名同学,开展极光夏令营。此阶段实战项目4个:“柒酒烤肉”、“ax车衣”、“胡贝儿形体礼仪”以及“中国石化”。学生们组成不同团队,独立完成项目运作,直播和跟播引流销售,运营实战和数据分析复盘支撑,“柒酒烤肉”项目GMW达377万、“胡贝儿形体礼仪”项目GMV达177万、“AX Film”项目GMV达56万、“中国石化”项目GMV达18万,达成了总GMV 3500万的佳绩。
图5 8月13日“胡贝儿形体礼仪”直播间成交金额
校内外导师从技能掌握度、销售额完成度、流量曝光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,根据奖励机制,设定奖学金,直播组学生最高奖金5000元,最低3000元左右,运营组奖金相对较低。通过此次校企合作,学校与企业双方均进行了新的模式探索。依据学生学情,对接直播电商行业需求,更新项目运营设备,优化学生实战环境,及时总结成果、发现问题,为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打下基础。
通过此次校企合作,学校与企业双方均进行了新的合作尝试,并在合作过程中积极沟通,根据学生学情、学习环境以及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式,同时及时总结成果、发现问题,为完善合理的培养模式打下基础。此次校企合作经验总结如下:
(一)明确的合作目标与定位
此次校企合作,以确立双方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为首要任务,在合作前明确合作的方向和预期成果。通过校方电子商务专业各专任老师与企业方企业老师共同沟通,确定以学校理论知识为基础,以电子商务专业2022级学生为培养对象,基于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热门岗位需求,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直播岗位人员、电子商务运营人员。这有助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步调和方向。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、科研能力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,精准定位以抖音本地生活直播为合作领域和项目,确保合作内容既符合学校发展规划,又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。
(二)建立有效沟通机制
建立定期沟通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、工作进展汇报会等,确保双方能够及时了解合作进展,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促进双方在技术、市场、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共享,为合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(三)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
根据企业需求,与学校共同开发定制化课程,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。共建校内实训直播室,为学生提供到实景实训机会,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,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。
(四)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
通过此次校企合作,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元评价机制,对合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,考核学生的增值性成长,制定课程置换机制,及时掌握学生培训情况,确保合作质量。对在合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,激发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“引企入校,双元评价”校企合作极光夏令营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